在广袤的地面上,排布如棋。
每帐每营之间,都要有固定的间距。
营与营之间,还要有营寨。
大军最外围,四面都要挖堑沟,设下鹿角、栅栏和望楼、箭楼,明暗哨。
数万大军,绵延十几里。
巡过一遍,已经花去不少时间。
但苏大为与苏庆节,却做得一丝不苟。
今时不同往日,过去在征西突厥、征辽东时,他们上面都有主帅,有大总管。
但此次从长安兵,一直到吐蕃,相隔何止千万里。
这一路上,都是以苏大为为主,苏庆节为副。
他们要为这支军马负责。
一万余人上下,人数不算太多,但加上后勤还有牲口,依然是一个极庞大的数字。
苏大为忍不住叹道:“还是当年在天山南追击沙钵罗时轻松。”
“那时候轻骑追击,沿路抢掠胡人的牛马羊群,自然不用愁。”
苏庆节扬了扬灯笼:“在辽东时背靠新罗还有大总管他们安排后勤,也不用咱们心。”
“一万人马全盘负责,居然有这么多事,你说汉初韩信那个点兵多多益善,怎么做到的?”
“到了。”
苏庆节灯笼提起,回了他一句:“我要知道,我就是兵仙韩信了。”
苏大为看到前方就是存放衣甲的营帐区。
执枪的兵卒守着入口,四周设了栅栏和箭楼、哨探,防备还算用心。
“这次营寨防卫谁负责的?做得还算不错。”
“李辩和程务挺。”
“难怪。”
光是唐军普通士卒的装备,就有铁胄、顿项、胸甲、披膊、裙甲、护臂、护胫、铁靴、蹀躞、水壶、水囊、火石、军工包、围巾、狐尾、横刀、内甲等等。
此外还有战马,还有干粮袋。
弓、弩、羽箭、旗,鼓、角号。
两人对着营寨兵卒
-->>(第3/6页)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