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
大唐不良人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一百一十四章 千头万绪(第2/6页)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了摸我的脑袋,说:小郎君,我看你骨骼精奇,我这里有几本书,你想学吗?”

    苏庆节听得入神:“难道他传你一身本事?”

    “咳,差不多吧,跟着他学过几本歪书,幼时也不懂是什么。”苏大为打了个哈哈想混过去。

    嘴瓢了,一不小心,就把中唐诗鬼李贺的诗给剽了。

    这不好。

    年轻人,还是要讲武德的。

    “刚才那诗……”

    “什么诗?没有诗,咳,也是那歪嘴道人教我的,不提这个了。”

    苏大为挥挥手:“我们去检查一下衣甲。”

    大军行进,后勤常需要十倍的人力才能跟上。

    除了粮草辎重,衣甲兵器也是很大一部份。

    好在现在大唐的畜牧业达,骡马和牛车能解决很大一部份。

    就算这样,一日行军也走不太远。

    后世有人算过,宋朝时行军,一天差不多是三十里,如果极限度,可以更快一点,但也快不了太多。

    很大原因,就是受后勤拖累。

    唐人要稍好一些,一天也不过四十余里。

    如果军情紧急,抛下辎重,倍道兼行也是有的。

    不过那种情况十分危险。

    龙朔二年,铁勒道行军大总管郑仁泰和薛仁贵在天山讨伐九姓铁勒,听斥候说铁勒辎重在某地,遂率轻骑兵,昼夜北进。

    结果越过沙漠,循着仙萼河搜索,却不见铁勒兵。

    回来的时候,因为粮尽,所率一万四千骑,只剩八百人。

    可谓惨烈。

    虽然李治没有因此而降罪郑仁泰,甚至诏令郑仁泰为青海道行军大总管。

    率将军独孤卿云等驻守鄯州,防备吐蕃。

    但郑仁泰在龙朔三年年底,便薨于凉州官舍。

    不能不说,和那次大败,有因果关系。

    苏大为和苏庆节两人先检查了各营安营情况,军帐

-->>(第2/6页)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